自2011年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启动以来,湖北省罗田县坚持把土地整治作为推进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突出特色。统筹推进,取得明显成效。五年来,全县共实施土地整治项目21个,其中用于发展生态旅游项目投资5860万元,新建旅游基础设施138处,开发旅游景点62个,为推进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目标定位,罗田县国土资源局科学编制土地整治规划,使该规划与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主要景点控制性规划和各相关专项规划实现有效对接,严格按照景区和景点标准把好项目设计和工程建设关。在工作重点上,全县集中打造天堂寨、薄刀峰和大别川百里生态画廊等“三带六区”,以点连线,主打“生态牌”,推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二是注重环境改善。整合土地整治项目资金,大力加强景区、景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新建改建旅游公路350公里;每年从项目资金中安排10%用于旅游景区村庄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先后完成村庄整治8个,新建晒场16个,修建垃圾池521个,安装太阳能路灯183盏;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新修田间道路118公里,过水桥15座,整修塘堰56座,兴修引水渠325公里,有效改善了景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三是打造一批亮点。结合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对接大别山旅游产业发展,罗田县成功打造了天堂景区老寺庙水库、九资河镇徐凤冲红叶广场、白庙河镇跨马墩亲水平台、大河岸镇月山庙观景亭、骆驼坳镇燕儿谷生态农庄、白莲河乡十里荷塘、三里畈镇瑞生态农业观光园等20多个特色各异、亮点鲜明的旅游景点,吸引大批外地游客纷至沓来,让人流连忘返。
罗田县土地整治项目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县拥有4A级景区和3A级景区各2个,农家旅馆发展到600家,建有大型旅游商品购物中心3个。2015年,全县接待游客4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5亿元,分别以上年增长20.5%和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