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双创教育如何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6-10-24
128

  当大学生创新创业不再只是口号,而是向着“中国梦”迈进时,大学作为教育载体,如何更好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中国特色为统领,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探索之路仍将上下求索。本期我们特邀3所高校的三大教务处处长,分别从3个获得第二届大赛金奖的项目切入,为读者解读双创教育如何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双创大赛加快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转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落幕之际,向全国各高校提出殷切希望。

  第二届大赛已圆满落幕,但其中产生的众多惠及民生的创新项目令社会瞩目。

  大学生创新创业什么能力最重要?双创教育是一场简单的双创运动吗?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认为:“在大学教育中,创业是一个教育环节,学习能力与研发能力、决策力与执行力、洞察力与商业策划能力等重在培养。”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认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教育要先行。大学教育要着重引导学生强化创新意识、培育创业精神、训练创造能力,要打造可持续、多样化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在开放环境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补足培养短板、汇聚培养合力,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指出。

  人才培养着力点:创新能力与跨界能力

  【金奖案例】

  南京大学:Insta360全景相机

  “Insta360”,一款用三个超广角镜头实现360°影像覆盖的全景相机,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亚军。

  “‘Insta360’4K于2015年面世,即成为全球第一款可以拍摄4K高清全景视频,并机内实时拼接全景影像的全景相机,最终形成360°全景视频/照片中无明显拼接痕迹的自然画面效果。”南京大学学生刘靖康作为“Insta360”的创始人,从容自若地介绍,目前,该产品已凭借独特优势成功进军旅游、房产、婚庆及新闻等领域。此外,Insta360还深入VR相机领域,已发布一款世界上最小全景相机Insta360 Nano,主要针对个人消费市场,成为一款使每个人都能更好体验VR全景乐趣的产品。

  然而,当还只是大二学生的时候,刘靖康就利用专业所学,在学院之间相互配合下,用7000张同学照片做出南京大学各院系“标准脸”,引发网络热烈围观。谈起“Insta360”的创设之初,刘靖康十分感恩学校提供的腾讯、“超级课程表”的实习平台,“从过往的实践经历来看,无论是手机还是传统摄像机,都很难更好地‘分享现场’。”因此,刘靖康抓住这一市场软肋,开创了一款将互联网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方方面面实际需求紧密相接的高科技产品。

  【观点】

  邵进 南京大学教务处处长

  为培养学生奇思妙想厚植基础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立意与影响已远超赛事本身,参赛学生迸发的奇思妙想和跨界融合展现的广阔前景,促使固守原有封闭式教育方式的高校必须在“创新能力”和“跨界能力”培养方式上做出变革。

  培养“创新能力”,高校必须破除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两张皮”现象,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为培养学生奇思妙想厚植基础。

  南京大学为提高“创新能力”,构筑“批判性思维训练体系”,分年级教学:低年级学生以新生导学课和研讨课为主,辅以通识教育课,培养学生学术旨趣;高年级学生则以学科前沿课和本硕贯通课为主,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精神。

  培养“跨界能力”,高校要顺应学科交叉和产业跨界趋势,为培养学生“跨界能力”搭建跨学科人才培养平台。南大为此构筑“三层次”交叉复合人才培养体系:第一层次为“本科生跨学科学术研修计划”,让不同专业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跨学科探究;第二层次是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联合开设交叉领域新课程;第三层次建立全新交叉课程群,发展新交叉专业方向。

  南大“三三制”人才培养体系中还率先设置“就业创业类”人才培养路径,结合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构建“课程、讲堂、训练、竞赛、成果孵化”五位一体、“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融合、“校校、校地、校企”三个协同为标志的“五四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