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沃锐广州猎头媒体报道,近日,广东省政府正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有一条实施细则特别引人关注:以后,到广州、深圳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落户会更加容易。“以前高学历人才落户要求本科及以上,现在放宽到大专(除广州、深圳外),还要放宽特殊人才入户,比如环卫工人。不能光引进教授,没人扫街也不行。”
环卫工是不是特殊人才?恐怕很多人会给出否定的答案。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所谓的人才一般是高学历、高职称、高科技的“高端”群体,如专家、教授、学者等,最起码也是办公楼里的白领,而常常和“脏累差”打交道的环卫工和“人才”二字似乎搭不上边,自然也享受不到“特殊人才”应有的待遇。然而,这仅仅是我们刻板印象的认识而已。
实际上,什么是人才?百度百科的解释是: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并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从这一解释来看,人才还真和学历、职称等光环没有直接的关系。诚然,高学历、高职称、高科技的“高端”群体更容易出人才,但基层里、草根中也藏龙卧虎,没职称、低学历的劳动者里也不乏人才。
城市的运转、社会的发展需要各个群体、各个行业的通力协作,我们固然需要站在时代前沿的“高大上”人才,但又何尝不需要环卫工、快递哥、公交司机等常年奋战一线、默默无闻奉献的普通劳动者。比如在我们湖州,春节期间,很多网购者难免感到些许的不方便,因为“快递哥”们回家过年了,没有人送快递了,让原本正常的生活变得不正常起来。同样,没有环卫工的马路是个什么样子,恐怕也是难以想象的。在2015年全国劳模中,近七成是企业职工和农民,谁能说他们的贡献比“高端人士”小,谁又能说他们不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