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工匠精神”重为人们所重视,实用型的高级技能人才完美逆袭,成为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95后”蔡叶昭是苏州王森国际咖啡西点西餐学院烘焙专业的学生,在去年的中国技能大赛上,他获得了烘焙项目的冠军。在他看来,小小的面团是有生命力的。“就像这个法棒最基本的就是盐、酵母、水,还有一些面粉,但是你要把它的口感和味道做到最好,它一开始就是一个很小的生命体,现在它经过一些醒发,整形、打面,它会慢慢地膨胀,所以说做面包我也会很享受这个过程。”
今天,蔡叶昭再次登上2017中国国际技能大赛苏州赛区比赛的擂台,为了这次比赛,他和队友们潜心备战已久。“我们平常如果按基本训练的话,各式各样的东西,就像我们这边模拟的东西,可能每天都要做上百个面包,差不多有半袋面粉,十公斤面粉。”当大多数同龄人还在课堂上听讲的时候,蔡叶昭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职业道路。做出这个选择,既是出于自己对烘焙的热爱,也是因为他坚信,随着国人消费力的增长,未来中国的烘焙市场有着巨大前景。“像我之前学的是裱花专业,到后面发现这个面包在我们中国市场上越来越多,开始流行,花式也更多,口感也更好了,为了这块市场会越来越好。”在苏州电子信息技师学院的机器人专业班,几名学生正熟练地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制作机器人所需要的零件。院长钱永明告诉记者,尽管他们还没毕业,但早就已经被各大企业“预订”了,其中几位的起薪近万元。“应该说每年用人单位都提前来预约,这次我们有个双选会来了一百多家企业,他们可以说是争先恐后,为了这些学生。就业率可以说百分之百。
钱永明介绍,学院所开设的交通能源、电子信息、传统工艺、商贸服务这四大专业,都是社会上的热门专业。“主要是围绕苏州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培养的高技能人才,要把工匠精神贯穿在技工教育的全过程,所以我们把这些大师、工匠请进来,让他们用言行举止来引领学生。”记者从市人社部门了解到,截止2016年末,苏州技能人才队伍达到161万人,累计培养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52.43万人,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就有758人。为苏州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