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够使得世界格局发生一些变化,能够提供一些新的解决方案,能够提升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T·艾尔·哈里发是摩洛哥驻华大使顾问、中摩友好协会秘书长,在“全球治理与国家责任”国际研讨会上,他如此为中国作为点赞。
“全球治理与国家责任”国际研讨会是湖北省全球治理·东湖论坛(2015)首场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与中国世界和平基金会主办,12月12日至13日在武汉召开。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来自美国、俄罗斯、古巴、巴基斯坦、塞内加尔等十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专家学者,就“一带一路”、“环境与能源”、“中国参与”、“社会组织”等全球治理议题展开热议。
“‘一带一路’为我们带来很多贸易和投资,增进了地区合作”,马尔代夫驻华大使穆罕默德?费萨尔高度评价了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对多边合作的作用,并呼吁世界重燃古代丝绸之路的精神和希望,实现和平与共赢。突尼斯驻华大使塔雷克?阿姆里则更关注中国推动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希望中国多向世界分享“中国方案”,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学者们指出,全球治理体制正处在变革的历史转折点,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正在引发全球治理格局的改变。中国随着经济近三十年的持续快速增长,其国际地位逐渐提高,在全球治理中地位和作用逐渐突显。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应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健全国际机制,调适国际规则,强化国际正义,应推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领域、新兴领域、周边区域合作等方面的新机制新规则,推动建设和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周边区域合作。
“全球治理已经成为学界的一个显著而又紧迫的问题”,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教授指出,面临全球治理变局,专家学者应当齐心聚力做研究,自觉推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全方位构建和治理能力的革命性提升,促进中国和平崛起、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前全球治理格局正面临深刻变革,我国既须清晰认识和自觉适应这种变局,以消除其对于中国发展的不利影响,也应当积极参与并主动引领这种变局,善于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努力占领发展和道义制高点,提高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要通过“一带一路”等倡议和亚投行等机构,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促进中国国内治理体系与全球治理体系的良性健康互动,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是我国首个以国家治理问题为研究中心的高校新型智库,致力于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