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地摊经济成为热词,但地摊经济背后的“夜经济”概念也正在大行其道,各地纷纷推出措施,为“夜经济”按下加速键 。
公开信息显示,成都市印发《成都市以新消费为引领提振内需行动方案(2020-2022年)》。《方案》提出,2020年至2022年,高品质消费新场景不断增加,建设夜间经济示范点位100个。上海市政府宣布自6月6日起启动首届上海夜生活节,推出180余项特色活动,通过“夜经济”点亮夜上海。
郑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进一步做好为民造福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培育夜间经济有序发展市集。各县(市、区)、开发区要明确规划布点,落实管理措施,充分利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和闲置土地,按照定时间、定地点、定业态、定费用、定管理的原则,设立市集和特色跳蚤市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活动,鼓励直营门店进社区,合理布局菜市场、便利店、理发店、早餐店等居民生活相关设施,促进社区消费发展。而在近日,《宁波市加快发展夜间经济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出台。到2021年宁波将建成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夜间经济地标商圈5个、特色街区10个、15分钟商贸便民服务圈40个。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近日表示,将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回升,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其中,在优化商业零售业企业规划布局上,小店经济、夜经济大有可为。
而在深圳,早在2019年9月深圳就发布《深圳市关于进一步优化供给释放潜力促进消费增长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和《深圳市繁荣夜间经济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在2020年底前培育成熟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同年10月25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打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促进消费提升若干措施》,提出促进消费提升35条具体措施,其中一项便是发展夜间经济、“美食深圳”,壮大消费新增长点。
说起深圳的夜经济,就不得不提到位于罗湖区的东门步行街。记者在现场发现,主打小吃的各色美食街今年来成为步行街最大的特色之一,特别是在夜间,美食街里依旧人头攒动,逐渐摆脱了疫情带来的低潮。在东门町美食街里,记者看到美食街二楼正在进行装修升级,而东门步行街的局部片区也已经开始进行升级。
不过,有商家和消费者对记者表示,装修后的门面租金恐怕要上调,这对于还没有完全走出疫情影响的商家来说是不小的压力。对于消费者而言,价格是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购物的因素,他们也担心商品价格会上调。有分析人士表示,对于夜间经济,除了商家相应延长营业时间外,基础配套设施、公共服务也需要配合到位,更需要交通、消防、公安以及市场监管等各部门的联合推动,并严格监管食品安全、商品价格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