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探索创新东西部人才培训合作模式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5-11-24
203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上海与兵团跨越千山万水,携手干部人才培训合作已整整20年,为兵团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兵团时指出:“做好新疆工作,必须把兵团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事关根本、基础、长远的问题上发力。”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把人才培训放在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战略高度来推进,就是在事关根本、基础、长远的问题上发力的重要举措。

  东西融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上海与兵团20年人才开发合作实践探索,饱含中组部、人社部,上海市与兵团两地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与殷殷期盼,为兵团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干部人才。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党委书记、政委韩勇对此指出:20年来培训效果明显,应认真总结,继续坚持办好。

  “兵团是全国的兵团,为兵团培养人才,我们责无旁贷。”20年来,尤其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兵团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硕果累累,振奋人心。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才支撑。人才,是发展之要、竞争之基。

  上海与兵团之缘,可谓源远流长、情深意诚。

  上世纪50年代初,10万名上海知识青年慷慨赴边,在兵团这座大熔炉中锻炼成长,奉献青春,为边疆和谐稳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始终大力支持兵团各项事业发展,矢志不渝融入兵团屯垦戍边伟业。

  缺什么,帮什么。1995年2月,兵团党委向原国家人事部提出干部人才培训请求。

  “兵团是全国的兵团,为兵团培养人才,我们责无旁贷。”

  这一请求,立即得到原国家人事部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很快,“兵团跨世纪人才培训”项目落地。当年6月,上海与兵团成功合作举办了第一期干部人才培训班,开启了两地干部人才培训合作的新篇章。

  20年弹指一挥间,沉甸甸的成果扑面而来:

  至今,兵团已在上海市委党校举办兵团党政高级管理人才专题研讨班、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干部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75期,培训各级各类干部人才2591人。

  上海市人社局牵头组织40名专家学者赴兵团党委党校、兵团干部学院授课,先后举办8期培训班,培训各类干部人才400人;组织落实兵团人才服务系统25人次到上海进行为期1个月的挂职学习……

  20年,一批又一批兵团干部人才赴上海培训、熔炼,在实践中成长为岗位上的骨干力量,为兵团履行屯垦戍边使命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上海班”成为东西部地区合作办班的“示范班”“品牌班”

  西北之北,得仁山下,一座军垦新城面貌日新月异。建市以来,十师北屯市“物流集散的交通枢纽、山水宜居的军垦重镇”的城市定位日益清晰,城市规模、功能初显。

  “上海的城市发展理念深深震撼着我。”培训班学员、十师总工程师吴兵说,“正确的思路是城市建设的灵魂,让我深受其益。”

  像吴兵一样,在“上海思维”的启迪下,兵团的人才方阵正由一点一滴的变化,累积出发展的新思维、新动力(310328,基金吧)。

  这些变化,源于人才培训战略合作,将最东部的国际大都市和最西部分散在千里边防线上的兵团各师、团场紧密联系起来,上海与兵团人才培训通道熠熠闪光。

  20年,双方人才开发合作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5年至2005年。双方以如何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兵团带入21世纪为培训主题,引导学员思考、探索、实践。第二阶段为2006年至2015年。

  根据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和形势任务的需要,兵团与上海签订了《2006—2015年兵团与上海人才开发合作协议书》,建立健全了开发工作合作制度,为兵团全方位培训各类人才。两个阶段培养了一大批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据统计,目前,兵团在职团处级以上干部中,展有四分之一参加过“上海班”培训,其中兵团领导干部4名、正师级干部36名、副师级干部99名。

  20年来,“上海班”有一大批学员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推动兵团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维护稳定的一支生力军。

  20年,上海与兵团干部人才培训战略合作不断深入推进,双方企业合作不断加强。一师青松建化(600425,股吧)集团、四师伊力特(600197,股吧)集团、建工师建工集团等一批企业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运用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助力企业成为新疆行业领军企业。

  上海建工(600170,股吧)集团为建工师举办了14期培训班,约300名专业技术人员和中高层管理人员到上海挂职锻炼。在国外工程项目承接中,双方开展深入合作,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上海华谊集团与六师鸿基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深度合作,抽调12名专家组成援疆小组送教上门,助力鸿基焦化有限责任公司走上绿色经济循环发展之路。

  此外,光明集团等上海国有企业及一些科技园区、民营企业纷纷与兵团签订合作协议,不少项目已落地生根,取得了较好经济社会效益。20年来,兵团与上海的合作有力促进了兵团改革发展稳定。

  如今,兵团“上海班”不仅成为上海市委党校的“精品班”“特色班”,而且成为国内东西部地区合作办班的“示范班”“品牌班”,两地人才开发合作成效凸显。

  新时期,双方干部人才培训合作正在深入推进

  “东部”发生的现象,“西部”怎么看?兵团优势资源在哪里?你怎么看上海自贸区、科技创业中心建设?培训班不仅请来一流教师、专家学者授课,更注重引导学员不断思考。“上海正处在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但发展动力依然强劲,靠的是什么?”“八师一四三团城镇化进程加快,社区管理是个瓶颈,该如何突破?团场工业企业目前已发展到37家,怎样推动转型升级?”这些问题都是一四三团党委书记、政委王彩龙从“上海班”培训归来后,正着力思考解答的。

  20年来,培训班先后在上海自贸区、张江高科(600895,股吧)技园区、现代农业园区等基地开展现场教学,直至拓展到江浙地区一带,让学员们在比较中找准定位,在借鉴中启迪思考。

  通过对“上海班”835名学员调查,学员们反馈,最大的收获便是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这对于发展中的兵团来说,正是最缺乏、最需要的。

  挖掘兵团优势资源,为上海优秀年轻干部人才“补钙、补气、补力”,通过合作培训,上海市找到了“源头活水”。

  今年5月,十师一八五团一连迎来了上海市委党校第49期中青班学员。在边防哨所、边境连队、田间地头,学员们对兵团精神有了切身感受。

  “震撼心灵,触动灵魂。特殊的党性教育之旅,令人难忘。”

  共青团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佳楠说。近年来,上海市人社局组织多批海外归国人才、专业技术高学历人才、“博士团”成员的专家学者及人才开发合作项目的组织者、管理者,来兵团接受国情、党史等学习教育。

  “兵团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已成为加强上海中青年干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干部人才健康成长成才的新阵地、新渠道。”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皓说。

  巩固成果,乘势而上,在前20年战略合作的基础上,双方干部人才培训合作正在深入推进。

  “优势互补、共享共赢、内涵发展是未来10年合作的主基调。”兵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邓选斌介绍说。完善合作架构,创新合作模式,促进内涵式发展,新一轮干部人才培训合作即将启动。

  20年探索,人才二字已深深镌刻在上海与兵团战略合作蓝图上,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干部人才培训合作模式正在形成。

  20年收获,贵在不停步,贵在心相牵,贵在责任与使命。在上海与兵团人才培训战略合作前进的路上,一幅人才培育、熔炼、发展的新蓝图正徐徐展开!

  短评:探索创新东西部人才培训合作模式

  上海,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创新要素密集的人才高地;兵团,维稳戍边的西陲热土,求贤若渴的发展之地。培训、熔炼干部人才队伍,两地战略携手,一“握”就是20年。

  探索创新东西部人才培训合作模式,为兵团培养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为上海优秀干部人才“补钙、补气、补力”。20年来,上海与兵团干部人才合作培训已形成品牌特色,成为我国东西部地区融合发展、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有益探索。

  新时期,兵团干部急需增强适应改革发展稳定的新思维、新观念。与上海干部人才培训合作,有力促进了兵团干部思想解放、观念更新、能力提高,可谓抓住了最关键的问题发力,有“四两拨千斤”之妙。

  人才培训战略,关系到一个地方能不能实现长远发展、科学发展,对于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兵团来说,意义更为深远。加强统筹协调,促进战略协同,进一步探索推动全方位、多层次人才培训合作,上海与兵团干部人才培训合作战略蕴藏着强大生命力,散发着勃勃生机。

  天山网讯 (记者兰玲玲报道)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上海与兵团跨越千山万水,携手干部人才培训合作已整整20年,为兵团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兵团时指出:“做好新疆工作,必须把兵团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事关根本、基础、长远的问题上发力。”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把人才培训放在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战略高度来推进,就是在事关根本、基础、长远的问题上发力的重要举措。

  东西融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上海与兵团20年人才开发合作实践探索,饱含中组部、人社部,上海市与兵团两地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与殷殷期盼,为兵团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干部人才。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党委书记、政委韩勇对此指出:20年来培训效果明显,应认真总结,继续坚持办好。

  “兵团是全国的兵团,为兵团培养人才,我们责无旁贷。”20年来,尤其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兵团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硕果累累,振奋人心。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才支撑。人才,是发展之要、竞争之基。

  上海与兵团之缘,可谓源远流长、情深意诚。

  上世纪50年代初,10万名上海知识青年慷慨赴边,在兵团这座大熔炉中锻炼成长,奉献青春,为边疆和谐稳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始终大力支持兵团各项事业发展,矢志不渝融入兵团屯垦戍边伟业。

  缺什么,帮什么。1995年2月,兵团党委向原国家人事部提出干部人才培训请求。

  “兵团是全国的兵团,为兵团培养人才,我们责无旁贷。”

  这一请求,立即得到原国家人事部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很快,“兵团跨世纪人才培训”项目落地。当年6月,上海与兵团成功合作举办了第一期干部人才培训班,开启了两地干部人才培训合作的新篇章。

  20年弹指一挥间,沉甸甸的成果扑面而来:

  至今,兵团已在上海市委党校举办兵团党政高级管理人才专题研讨班、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干部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75期,培训各级各类干部人才2591人。

  上海市人社局牵头组织40名专家学者赴兵团党委党校、兵团干部学院授课,先后举办8期培训班,培训各类干部人才400人;组织落实兵团人才服务系统25人次到上海进行为期1个月的挂职学习……

  20年,一批又一批兵团干部人才赴上海培训、熔炼,在实践中成长为岗位上的骨干力量,为兵团履行屯垦戍边使命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上海班”成为东西部地区合作办班的“示范班”“品牌班”

  西北之北,得仁山下,一座军垦新城面貌日新月异。建市以来,十师北屯市“物流集散的交通枢纽、山水宜居的军垦重镇”的城市定位日益清晰,城市规模、功能初显。

  “上海的城市发展理念深深震撼着我。”培训班学员、十师总工程师吴兵说,“正确的思路是城市建设的灵魂,让我深受其益。”

  像吴兵一样,在“上海思维”的启迪下,兵团的人才方阵正由一点一滴的变化,累积出发展的新思维、新动力。

  这些变化,源于人才培训战略合作,将最东部的国际大都市和最西部分散在千里边防线上的兵团各师、团场紧密联系起来,上海与兵团人才培训通道熠熠闪光。

  20年,双方人才开发合作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5年至2005年。双方以如何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兵团带入21世纪为培训主题,引导学员思考、探索、实践。第二阶段为2006年至2015年。

  根据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和形势任务的需要,兵团与上海签订了《2006—2015年兵团与上海人才开发合作协议书》,建立健全了开发工作合作制度,为兵团全方位培训各类人才。两个阶段培养了一大批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据统计,目前,兵团在职团处级以上干部中,展有四分之一参加过“上海班”培训,其中兵团领导干部4名、正师级干部36名、副师级干部99名。

  20年来,“上海班”有一大批学员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推动兵团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维护稳定的一支生力军。

  20年,上海与兵团干部人才培训战略合作不断深入推进,双方企业合作不断加强。一师青松建化集团、四师伊力特集团、建工师建工集团等一批企业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运用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助力企业成为新疆行业领军企业。

  上海建工集团为建工师举办了14期培训班,约300名专业技术人员和中高层管理人员到上海挂职锻炼。在国外工程项目承接中,双方开展深入合作,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上海华谊集团与六师鸿基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深度合作,抽调12名专家组成援疆小组送教上门,助力鸿基焦化有限责任公司走上绿色经济循环发展之路。

  此外,光明集团等上海国有企业及一些科技园区、民营企业纷纷与兵团签订合作协议,不少项目已落地生根,取得了较好经济社会效益。20年来,兵团与上海的合作有力促进了兵团改革发展稳定。

  如今,兵团“上海班”不仅成为上海市委党校的“精品班”“特色班”,而且成为国内东西部地区合作办班的“示范班”“品牌班”,两地人才开发合作成效凸显。

  新时期,双方干部人才培训合作正在深入推进

  “东部”发生的现象,“西部”怎么看?兵团优势资源在哪里?你怎么看上海自贸区、科技创业中心建设?培训班不仅请来一流教师、专家学者授课,更注重引导学员不断思考。“上海正处在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但发展动力依然强劲,靠的是什么?”“八师一四三团城镇化进程加快,社区管理是个瓶颈,该如何突破?团场工业企业目前已发展到37家,怎样推动转型升级?”这些问题都是一四三团党委书记、政委王彩龙从“上海班”培训归来后,正着力思考解答的。

  20年来,培训班先后在上海自贸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现代农业园区等基地开展现场教学,直至拓展到江浙地区一带,让学员们在比较中找准定位,在借鉴中启迪思考。

  通过对“上海班”835名学员调查,学员们反馈,最大的收获便是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这对于发展中的兵团来说,正是最缺乏、最需要的。

  挖掘兵团优势资源,为上海优秀年轻干部人才“补钙、补气、补力”,通过合作培训,上海市找到了“源头活水”。

  今年5月,十师一八五团一连迎来了上海市委党校第49期中青班学员。在边防哨所、边境连队、田间地头,学员们对兵团精神有了切身感受。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