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对连云港发展举足轻重。连云港经济发展短板在工业,工业又短在大型临港工业,而石化产业既是连云港资源优势之长,又补连云港产业之短。故此,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对连云港发展举足轻重。
长江经济带发展定向的确定为连云港加快推进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提供历史性机遇。由于长江流域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原材料资源以及便利的航运条件,发展重化工产业得天独厚。在全国21326家化工企业中,长江沿线约占全国46%。长江是我国重要水源地,但已形成近600公里的岸边污染带。水利部2012年水资源公告数据显示,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785亿吨中,有近400亿吨排入长江——近一条黄河的水量。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定向、定调,也给连云港的临港工业特别是石化工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第一,从招商层面,沿江是唯一可与沿海竞争大型石化产业的区域,严控在中上游沿岸地区新建石油化工,连云港从区域竞争层面减少了全国2/5的招商竞争对手。第二,在去产能的背景下,有利于江苏沿江地区石化产业向连云港石化基地调整。江苏沿江地区化工产业空间布局有两大产业密集区:一是以南京为主,包括镇江市区、泰州市区、仪征、丹徒的沿江石油化工产业密集区;二是由张家港、常熟、太仓、泰兴、南通等共同形成的沿江精细化工产业密集区。其中大的产业集中区有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扬州化工产业园区、张家港化工产业集中区。调整势在必行。
抓住长江经济带发展定向的机遇加快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建设的建议。1、从战略层面加大推进力度。2013年5月21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贯彻落实《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研究推动金陵石化炼油产能向连云港搬迁。2013年11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办产业[2013]2924号文件,复函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规划编制和一期工程前期工作;2014年6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连云港为中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2016年出台的省十三五规划提出沿江地区“环境压力大的产业向苏北、沿海地区转移。”将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列入江苏“十三五”重大产业发展平台。
2、加大利益分享机制创新力度。江苏省内钢铁、石化等重工化工业调整难以推进,除很多装置一旦搬动就相当于报废,整体升级、搬迁实施起来会很困难等客观原因外,同样存在利益调整问题。2014年4月30日,南京市人大作出了《关于推进四大片区工业布局调整的决定》,这是南京市人大首次就南京市工业布局调整作出决定,其中金陵石化炼油产能拟搬至连云港。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南京市产业结构偏重、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重大举措,调整为什么没有进展,关键是利益,因为污染巨头也是利税大户,南京市每年的gdp为8000亿元左右,其中,上述四大片区为1900多亿元,同时还有90多亿元的财政税收。加大利益分享机制创新力度是承接产能转移的关键之一。
3、坚持炼化一体化产业发展方向。一个城市,如果只有炼厂没有加工,整个石化产业的增值效果就不明显,初级产品价格或许只有千元,而高附加值的产品可能上万元。从油头发展到化尾,意味着石化产品的升值和多样化,促进就业,增加收入。特别是乙烯、芳烃(又称px),2013年,我国乙烯、芳烃的对外依存度达到51.5%和53%,并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以中国石化天津百万吨乙烯及配套项目为例,该项目是100万吨乙烯,炼乙烯需要石油、淡水和电,于是在乙烯基地周围配套建设1000万吨的炼油厂,日产超过9万吨淡水的海水淡化厂,一个大型发电厂等,这些项目构成了循环经济模式,还带动了港口、运输、仓储、机械制造等产业,如专门建设一个30万吨的原油码头、两个20万立方米的大型油库。带动上下游投资高达上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