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区是南京中心城区,转型升级启动较早,服务业比重超出94.6%。近年来,电子商务产业成为该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连续三年以年递增20%的速度“井喷”式发展。区内电子商务企业云集,汇聚苏宁易购、途牛旅游、好享购、孩子王等众多国内知名企业,2015年,玄武区徐庄软件园入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玄武区检察院结合区情特点,立足自身职能,主动服务电子商务产业,探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打击,将伸向电商的“黑手”斩断
“电商的案子在2013年左右开始大幅度增长,之前每年只是零星有几个。”检察官陈丽芳介绍。她也是2013年轰动一时的全国第一例“网上删帖”案承办人。
2013年底,杭州某网络公司技术总监周某伙同谭某、王某,利用谭某“黑”进玄武区某大型综合社区网站,通过购买、交换等方式非法获得多个版主账号及密码,提供有偿信息删除服务,每条收取费用400至800元,短短四个月,获利高达28万元。
当时正值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形式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根据该解释,法院最终审理认为,周某、谭某、王某三人均构成非法经营罪,且情节特别严重,分别判处有期徒刑5至6年不等。
“当前,电商犯罪呈现‘五化’趋势:涉及罪名多样化、犯罪行为产业化、作案手段隐秘化、涉案主体多元化、危害后果扩大化。”侦监科科长周颖总结。近三年来,该院共受理电子商务领域犯罪案件21件62人,电商领域犯罪如此猖獗的原因,主要还是低成本低风险,高产出高利润。因此,玄武区检察院开通了针对电商犯罪的“绿色通道”,要求对所有案子一律做到“五个第一”:即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第一时间介入案件、第一时间督促移送、第一时间批准逮捕、第一时间移送起诉,旨在最大限度保护电商权益。
平台,形成服务电商发展的合力
2013年4月,在玄武区检察院的倡议发起下,该区成立了全国首家电商司法保护的非盈利性、地方性社会团体——南京市玄武区电子商务守护者联合会。该联合会由区内35家电子商务企业,工商、商务等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共同组成,通过举办年会、定期交流,搭建了一个互通信息、防范企业风险、打击违法犯罪的平台。之后,再建两个平台,分别是两法衔接平台和网络技术犯罪交流平台。
2015年9月,玄武区商务局在企业走访中发现,某电信公司存在一些家庭用户宽带被盗卖的问题,作为案件线索移送到该院。玄武区检察院敏锐的意识到这是一起刑事犯罪,立即将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并督促其立案侦查,犯罪嫌疑人何某很快归案。何某供述了自己使用计算机技术手段侵入该电信公司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非法获取暂未开通使用的宽带账号信息数据,并将账号的密码等相关数据进行修改后,通过淘宝进行销售,非法获利70余万元等犯罪事实。
赃款下落未能查明,而程某到案后拒不认罪,更是给陈丽芳带来了巨大压力。为办好这个案子,陈丽芳专门到受害公司,向技术人员详细了解程某犯罪的事实经过,以及案件涉及的专业网络技术。同时,积极向“网络技术交流平台”求助。通过近半个月时间的“恶补”,陈丽芳与程某在法庭上展开了一场争锋相对的较量。目前,此案仍在法院审理之中。
预防,将隐患灭杀在萌芽状态
2014年底,玄武区检察院延伸法律触角,在全区7个街道59个社区和徐庄软件园都建立了检察工作站(室)。该院依托检察工作站(室),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特别在电商企业集聚的新街口、珠江路、徐庄软件园,派遣年轻干警轮流值班,就近服务企业。
“我们为企业提高法律服务,企业也为反哺我们的法治化创建,形成了良性互动。”玄武区检察院检察长陆宁平说。去年,玄武区检察院围绕转型提升服务电商企业,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首次被写入区委大会报告中,全体委员高度评价,并在会后赴徐庄软件园进行实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