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是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客观需要。今年1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济南高水平规划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支持济南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改革创新。济南的发展也由此正式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山东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作出了建设“大强美富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让济南这个山东龙头扬起来”的部署安排。济南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张军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济南的发展进入到跨越赶超的快车道、黄金期。目前,济南市正全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重点片区,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为各类企业到济南发展提供广阔舞台。
产业发达彰显发展活力
近年来,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济南市委、市政府聚力发展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生物制药、先进材料、产业金融、现代物流、医疗康养、文化旅游、科技服务等十大产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十大产业目前已呈蓬勃发展之势。
在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浪潮集团服务器市场占有率已稳居全球第三;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全部采用自主芯片研制的新一代神威E级原型机系统正式落成启用。在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方面,中国重汽集团是国内最大的重卡生产厂家,生产出了国内首辆零排放、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生产的纯电动无人驾驶集装箱重卡投入运营,近期又和山东重工集团实现强强联合;济南二机床是“世界三大冲压装备制造商”之一,也是国内唯一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高端冲压设备厂商,全球市场份额达40%,国内市场份额达80%。在量子科技方面,世界首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去年投入使用,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新址今年正式启用,全国首个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委会)在济南揭牌。在生物医药方面,齐鲁制药在中国生物药研发实力50强中排名第一。
“现在的济南,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城市充满着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张军告诉记者,根据《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7)》,山东入围企业109家,其中济南31家,占全省近三分之一。
先行区建设如火如荼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是改革开放先行区、创新引领先导区,也是‘四新经济’新高地和城市治理试验区。”张军说,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省会城市,如今济南愈发成为一座发展强劲的希望之城,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建设已拉开帷幕。
《方案》的批复开启了济南迈向“黄河时代”的大幕。按照先行区的定位,济南市在黄河两岸将打造一个1030平方公里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现在跨黄河的三座桥梁、一条隧道正在加紧建设。截至目前,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高质量储备了一批重大项目,袁米农业科技项目、中科院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绿地国际博览城、“中国氢谷”、东旭产业园区、山东地矿集团黄河新动能产业基地等项目已签署合作协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除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外,济南还瞄准国际高端医疗健康技术产业前沿,打造“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旨在建设集教学、科研、医疗、康养于一体,在全国拥有较高知名度的现代化、国际化综合医学服务中心;同时,在中心城区投资1000亿元打造集金融、商务、总部等新兴业态于一体,占地3.2平方公里的中央商务区;在清水绿洲、鹭鸟飞翔的济西湿地片区规划建设占地100多平方公里的“央企城”,发挥高铁交通优势,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承接非首都功能企业项目疏解落地。
不仅如此,济南还将在设施完善、四通八达的新东站片区规划建设占地面积近100平方公里的“总部城”,引导全省大企业设立研发总部、融资总部、管理总部和市场总部等;在山河相依、钟灵毓秀的鹊华片区规划建设占地面积100平方公里的“科学城”,承接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推动政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多项政策助力招商引资
“亲商、爱商、重商”是济南这座城市传承的基因。近年来,以产业发展为本的济南,还为到济南投资兴业的客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针对外商投资,济南出台了利用外资的“黄金十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最高奖励1000万元;针对科技创新,济南出台了“科技11条”,对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济南市设立研发机构,最高给予500万元的支持;针对金融类机构落户,“金九条”则对法人金融机构最高补助1亿元;针对创业者投资,济南的“人才新政30条”将给予新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团队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针对企业总部落户,出台了总部扶持政策,对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的企业最高奖励1亿元,首次被评为世界企业500强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000万元,对总部企业高管个人所得税年纳税额10万元以上的,按一定比例予以返还,对新设立总部企业的高管人员,连续3年每年给予50万~200万元工作补助;针对为济南招商引资的企业和社会组织,根据社会化招商奖励办法最高可奖200万元,介绍世界500强企业每落户一个再单奖50万元。
不仅如此,济南还着力打造审批效率最高、审批项目最少、服务环境最优的“十最”营商环境;发布了共计1165项“零跑腿”“只跑一次”和“你不用跑我来跑”事项清单,推出了35条深化“一次办成”改革措施,使得商事登记更便利、项目审批更快捷、政务管理体制更顺畅、企业经营要素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