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的航天产业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航天产业初具规模。但不得不承认,我国航天产业总体上仍具有较强的军用背景,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组成了我国航天工业的主体。打破“封闭”的航天产业,让航天产业注入新鲜血液,成为航天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可喜的是,我国航天产业在多个领域已经步入了商业化进程。近年来,伴随国家大力推动军民融合以及“互联网+航天”的产业升级变革,在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中国航天领域在商业化航天方面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探索中国商业航天的道路上,美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历程,或许能给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颇有价值的启示。
美国航天的商业时代
曾几何时,美国航天界一直是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手主导的。进入新世纪,美国的商业航天在整个航天产业中所占的份额变得越来越大,这是过去一直以政府为主导的美国航天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
这种趋势要从一组数据说起。有数据显示,从1985年到1988年10月间,航天飞机的发射价格增加了85%,即每次发射费用飙升到9000万美元。这笔花费完全违背了NASA最初设计航天飞机的预算,也违背了可回收技术是为了节省发射成本的初衷。
不能放弃对太空的探索,又没有大量资金用于航天科技投入,NASA必须要寻找其他的途径实现航天探索——竞价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