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白江走出城市转型发展新路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9-12-23
106

  12月20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等机构共同完成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发布,从九个维度总结了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成都青白江作为全国唯一代表国企改革推进城市转型发展典型案例成功入选。

  青白江,从传统老工业区到国内外知名的“陆海联运枢纽”和“泛欧泛亚开放型港口城市”,实现了城市转型发展的华丽转身,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扎实用好港口优势

  重塑产业结构

  2014年,青白江作为成都市唯一被纳入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规划的区(市)县,开启产业调整。这标志着青白江区以高耗能、高污染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传统工业时代结束。

  用好港口区位优势,成为青白江实现产业转型的突破口。2013年,中欧班列(成都)在成都国际铁路港发出第一声鸣笛,让青白江从“战略后方”走向“开放前沿”、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高地”,站在面向世界开放的前沿。

  经过六年多的良好运行,目前,中欧班列(成都)已形成7条国际铁路战略通道和5条陆海联运战略通道,连接境外26个城市、国内15个城市,“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已经形成。

  新机遇带来新产业。如今,青白江以打造“一带一路”最具影响力的供应链枢纽城市为目标,相继引进了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企业100余家,吸引了近700亿元的超120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入驻,80余个重大项目稳步跟进;现代物流业、复合材料产业、能源新材料产业、绿色建材和建筑工业化产业等已形成产业集群,实现产业结构在变轨中成功转型。

  借力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国家级经开区和金青新“一带一路”大港区建设的“四区”叠加优势,青白江成为四川省最具投资潜力、最具吸引力的“价值高地”。

  主动拥抱新技术传统产业结“新果”

  转型升级是青白江在传统工业产业调整中的重要选择。但怎么转,突破口在哪里?拨开层层迷雾,条分缕析后,一幅商贸物流的宏图清晰呈现在决策者面前——“拥抱互联网和新科技技术。”

  在传统工业区内构建科技综合产业园,成立积微物联,线上搭建积微钢铁、积微运网、积微钒网、积微钛网等互联网平台,为用户构建起了在线交易、支付、仓储、加工、运输、金融等一条龙的完整服务链条。“从没想过大宗交易也能像淘宝购物一样简单。”说起积微物联这个平台,做了十多年钢材生意的王贵赞口不绝。

  通过双品牌、双平台,积微物联以线上线下高效协同发展的运营模式,区域内迅速构建起西南最大、影响全国的大宗商品电商服务平台。2018年,积微物联平台GMV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聚集和服务的企业近5万家。

  同时,青白江积微物联不断向纵深挺进,大力推进企校院协同、产学研融合,让科技成果最快形成生产力,成为青白江区创新发展的亮点。先后与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阿里巴巴集团等强强联手,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推进传统制造业的“两化”深度融合,形成了大宗商品全产业链服务生态圈。

  坚持公园城市发展理念让“实力”与“颜值”并存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青白江区也实现了从工业污染重灾区到国家生态区的蝶变。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绿色发展动能,深入实施“港口立城、产业兴城、品质优城”发展战略,让经济实力与城市绿色发展有机结合。

  首先,不断加快转变生产方式,由高污高耗向节能环保转变、产业结构由传统生产向高端智造转变强力推进。据统计,青白江区先后关闭落后“十五小”企业、“新五小”企业62家,彻底关停攀成钢钒冶炼系统,化解炼铁产能180万吨、炼钢产能170万吨,约占全国(2015年)化解过剩钢铁产能的10%。

  同时,扎实打好“三治一增”攻坚战,持续做好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挂牌整治长流河等24条重点流域“黑臭水体”,集中精力整治农村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等。经过不断努力,如今,青白江的空气质量好了起来,环境也更加优美,居民幸福感不断提升。在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报告中,青白江荣获“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成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成功转型升级的一个样板。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