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检验检疫人通过科技创新、业务模式创新以及检验检疫监管方法创新等,为服务地方“双创”经济发展和检验检疫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创造了今日“人间天堂”的一个又一个新传说。
培养“领头羊”促质量再提升
“只有在科技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才能占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检验检疫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把守国门能力、服务发展能力均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这是苏州检验检疫局党组成员的共识。今年3月,该局高级工程师扈罗全在苏州大学就“谐波源叠加问题及其在标准中的应用”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这一学术成果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据介绍,扈罗全自2015年被聘为苏州大学的江苏省产业教授后,就以检校合作的方式,培养应用型质量领域的高级人才,为人才战略创新和质量提升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而该局自2012年起在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招收测试与计量技术专业的研究生,目前已经培养了3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一群“领头羊”带动了一支高素质队伍。在苏州检验检疫局,像扈罗全这样的优秀青年还有很多。近年来,该局先后涌现出“江苏省公务员职业道德模范”“江苏省岗位创新能手”“苏州市劳动模范”等先进个人,成为推动“国检引航”工程的人才支撑。
建设“样板区”孵化创新成果
去年7月,苏州检验检疫局完成了检验检疫综合改革样板区建设试点工作,这不仅是展示江苏“深化、集成、突破、推广”改革创新成果的平台,也是对外执法形象的展示窗口,同时,也体现了国家质检总局建设中国特色食品安全体系基地的总体功能定位。
在样板区建设中,该局探索实践物联网、二维码追溯等智能化手段,以进口鲜奶检验监管为主线,集中呈现互联网+、双随机、放管治结合、事中事后监管、非侵入查验、应用等改革创新成果;通过进口鲜奶自带GPS的温度传感装置即时上传温度和位置信息,实现了进口前、进口时、进口后三个环节鲜奶生产、物流和温度信息的采集和在线监管,对温度偏离以及物流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纠偏,有效实施全程控制。
搭建“高速路”让群众少跑腿
苏州作为长三角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一万多家外资企业普遍具有“定单网络化、物流全球化、生产零库存”的特点,因而对通关效率的要求很高。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搭好服务发展的“高速路”,这是苏州检验检疫局的承诺。于是,检验检疫全过程无纸化成为该局的目标。
该局通过综合集成监管场地、监管装备建设、模式创新、手段创新、流程再造、检测技术革新等,全线贯通检验检疫工作中无纸化申报、无纸化施检、无纸化放行三大环节,实现申报数据化、审单规则化、派单随机化、流转网络化、操作移动化、记录电子化、放行自动化和档案数字化。他们首先在区域一体化方面大胆改革创新,打通长江经济带通关高速路,主要包括“进口直通、出口直放”,即在任何一地货物报关、报检后,不需要再次申报,进而实现“多关如一关、多检如一检”。